上午在调研竞争对手信息的时候,发现一种品牌竞价的玩法,这里展开来聊聊。

比如上图是当时的信息截图,我搜索了 A 的品牌名称,但发现在搜索结果页面的顶部有一个投放内容。
而投放的网站却不是 A 品牌的官网,属于是竞争对手性质的同行。
所以逻辑就比较明了了,上图中的这个网站可能是收集了一堆与自己相关的同行品牌,然后直接在竞价平台上投放竞价排名,而触发关键词则是这些品牌关键词。
这种做法的好处主要有两点。
一是点击的价格偏低,毕竟这些品牌的知名度不高,且基本没有人竞争,自然点击的价格就上不去。
可能 0.01 单次点击价格就能将广告投出去,且还能活的不错。
二是搜索这些品牌关键词的用户,意向属于是比较明确的,要么想去了解这个品牌的一些信息,要么想去购买这个品牌旗下的产品。
如此搜索意向与单次点击价格相互结合,这种模式就有办法执行了。
还有这种模式并没有违反官方的规定,竞价平台也没有针对这种玩法做出明确的禁止说明,那我们自己的品牌网站就只能靠我们自己去保护了。
而要保护我们网站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自己去投放自己的品牌域名,哪怕自己网站的自然搜索位置已经是在第一位了。
其实这种做法非常常见,比如你现在可以随便去搜索几个大的品牌,基本都存在这种自己投放自己品牌关键词的情况。

至于为什么说是“自己投放自己的品牌关键词”,那是因为这种投放主要是联盟营销的一种玩法,很多平台在用户协议里就明确说明了不允许投放品牌关键词这种做法。
所以对于自己品牌站点,多留心多注意,时不时去搜索下自己的品牌关键词提前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