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复盘下这周做的一些事情。
前段时间一直在做自己工作流程的优化,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左右,导致站点的数据跟踪与优化都没有做。
所以这周的重点就是处理这部分问题,把网站的数据该整理的整理。至于那些数据表现不行的站点直接删除放弃,而那些数据表现尚可的站点,则制定下一步的内容更新计划。
工作内容没什么太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涉及的流程比较繁琐,就需要后续花时间慢慢更新慢慢消化。
可能是因为最近关税的缘故,我现在手上的一些询盘站点,这周的询盘转化表现都不好。
仔细对比了过去的数据,其实关键词的排名、流量的表现基本都没什么变化(甚至略有提升),就是流量到询盘的转化降低了很多。
这个问题,目前还不清楚是不是只有我所目前在做的这个产品有问题,还是说大家的普遍情况基本如此,只能后续慢慢观察,静观其变了。
此外,这周也继续上线了几个新的电商站点。
因为我的素材库里已经积攒了一些产品方向,所以这只是网站上线的常规操作。但是从这次上站开始,我有明显的将工作中心向小语种、向其他类型站点倾斜的趋势。
这只是一种风险对冲的手段吧,万一哪天询盘站点做不了,我手上还有一些其他站点的牌可以打。
我不觉得这是精力的分散,或者说工作的不聚焦,毕竟无论哪种形式的站点,我都是通过内容营销的方式来获取自然搜索流量,其运营的逻辑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询盘站点靠的是询盘的转化赚钱,而其他形式的站点则是通过广告联盟、联盟推广之类的方式赚钱。
后续慢慢梳理资源,争取早点将这条路径走顺畅。
另外这周花了点空闲时间,将我自己的博客好好打理了一番。之前博客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属于是毛坯房,经过这周的持续更新,算是将硬装做了一半了。
过程中我将博客的技术架构彻底修改了一遍,然后将内容布局做了重新优化,并增加了一些我觉得有必要的功能,也挂了两个联盟推广链接。
重点说说其中的推广链接,其实那只是我自己省钱的一个手段。
比如我一次可能会买十多个域名,如果不用联盟推广链接的话,一次购买我可能需要花费一千块人民币左右。
但是我通过我的博客去申请联盟链接,然后再通过联盟链接去下单我需要的产品,基本都能省 40% 左右的成本。像刚刚提及的 .com 域名,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将成本控制在 7-8 美金左右,偶尔碰到大促活动成本甚至能做到更低。
类似其他的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如果你们也有批量采购的需求,不妨参照我的思路去试试,毕竟能节省一点是一点,毫不费力的羊毛该薅还是得薅。
至于后续,我打算慢慢更新一些我觉得有意思的东西上去,有时间慢慢更新,不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