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本周的收获

这周花了点精力去梳理过去买的域名、做的站点,准备尽可能去精简自己的业务,该放弃的就放弃,该转手的就转手。

在写公众号之前,我本来是做联盟营销的。做得算是也马马虎虎,足够应付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

后来因为拓展知识面的需要,接触了很多自己不曾了解的领域。且有时候跟一些朋友聊天,会发现某某业务不错,于是就更加剧了我在那方面的好奇心,自然立马动手去买个域名实操了起来。

能想象得到这样的经历多了之后,我手上会积累起一批这样的“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做”的站点。

但是这样的站点多了之后,我自然又没有精力去管理,更没有时间去好好认真运营。因为这些站点的存在只是单纯了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并验证那种模式是否可行。

且一旦站点数量多了之后,你会发现有时候你甚至不记得自己曾经做过这种类型的站点。

可能后台看板上今天这个站点数据非常不错,沾沾自喜几天之后就不行了。明天那个站点的数据起来了,后天另一个站点的数据又起来了,如此类似于打地鼠的游戏。

所以现在回过头去看过去自己的这种行为,就觉得这些操作让自己的精力都分散掉了。

诚然这些操作都是在 SEO 这个范围内做的尝试,但是因为尝试的方向太多了,以至于自己的很多努力都白白浪费了。

所以这周也是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彼此分享了一些做项目的感悟,就觉得真的应该将自己的精力聚焦起来。不仅仅只是在 SEO 这个大框架内聚焦,更需要垂直到某一种业务形态上好好努力。

万幸的是过去几年自己算是把电商这条路跑通了,且现在手上的一些电商站点基本能喂饱我们这个小团队。

那干脆这次就把非电商的站点梳理出来,不行的直接毙掉。

比如我之前买了很多程序类站点的域名,也搞了很多数据上了很多站点,基本有稳定持续流量的就三个,成功率不足一成(回想当时为了实践这种业务模式还专门花了大量时间去开发专门的程序来优化运营过程)。

可能这种批量的数据起站模式行不通吧,或者是我自己的能力尚有欠缺。

不管了,这批域名直接打包一下不准备维护了。至于那三个有稳定流量的,就放那挂广告了,每天还有个十美金呢,晚餐加个鸡腿倒是没什么问题的,后续也不打算花任何精力维护了。

一番体验下来,这也算是我自己今年走的一些弯路吧。好在就浪费了点自己的时间,并没有太大的成本。

那后续好好努力将自己的精力聚焦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把护城河挖宽一点。对于看到的、听到的那些诱惑,保持点定力不要乱动。

可能还真是应了某位大佬说的那句话:你必须得清楚我不赚什么钱,才能把你能赚的钱长久的赚到。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