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依旧是在处理网站上的内容,其实整体的工作流程其实已经成形了,现在就是在不停的实操并在过程中优化自己的流程。
那这篇复盘文章简单聊聊我做这些工作的思路。
有时候碰到一个问题,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会尽可能想把这件事做的完美些。
就拿做内容这套流程来说,在一开始我可能想设计一套整体的工作流,将各个步骤的工作全部囊括进来。像素材的采集、关键词的调研、AI 素材的生成,甚至是后续内链的创建等等,都完全做进去。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在脑海里的这套大且全的系统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来,且真的动手去做时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更不知道如何实现。
后面越想越难,自然而然就不想去处理了,后面也就不了了之。
其实很多时候我都会陷入到这种完美主义的怪圈,也就导致我自己的工作效率很低下,很多想做的事情这么拖下去都没有做成。
而这种状态真正有改变,是某些事情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才可能尝试着去动手。
还是拿内容创建这个事情举个例子,我有一堆网站需要维护,但是如果一个一个手动去做的话,完全没有效率可言。
所以当时就没管那么多,先去解决这个过程中最耗费人工、且最能被程序替代的环节着手。
比如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下载压缩与剪裁,之前我的做法是完全手动去弄,最后用 PS 这样的软件去做成自己想要的尺寸。
一个两个站点用这种方式去处理没什么问题,但是当你每天需要上传几百条商品信息时,这套手动模式自然就效率低下,严重拖累整体的工作效率。
干脆就从这个点着手,先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
毕竟解决方案能在网上找到很多,自己修改一下就能用起来,那后续再去做多媒体资源相关的操作时,自然就不用再花什么特别的精力了。
而有了这样的体验后,后面就可以针对工作步骤中的每一个点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了。
这样的操作做多了,会发现一整个内容创建工作流中的大部分内容便都处理完了,剩下就是找一个合适的载体将其串联起来。
所以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与其在一开始想着去做大且全的完美流程,还不如先就其中的某个痛点进行针对性优化。
后续有精力了就去优化一下,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升级,到最后那个大且全的流程也能实现得七七八八。
虽然最后做出来的这个东西,远不及当初脑海里想象出来的那一套,但是能解决问题,也算是在当前条件下的最优解了。
也是一次又一次类似这样的经历吧,使得我现在很少关注所谓的顶层设计,更多是着眼于解决当前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先解决它,让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后面有更好的想法与解决方案时再回头来优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