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在调研数据的时候,发现一个站点很有意思。
碍于这个产品我正准备要做,所以这里不放相应的产品截图了。
首先这个网站的结构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彩的点,也没什么很明显的瑕疵点。用工具简单的反差了一下流量,页面显示是有每月六万左右,搜索流量占比六成。
我自然就好奇,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站点,没什么大的亮点,为什么数据会这么好。
简单使用 site 命令去谷歌搜索引擎查询了一下,竟然发现谷歌的索引数据是零。
刚看到这个数据时,我还以为是工具里面的数据有缓存之类的错误。稍微一反应,觉得可能是别的小众搜索引擎来的流量。
于是分别在 Bing、DuckDuckGo、Yandex、Yahoo 等搜索平台上反查这个网站的信息,发现这个网站在这些小众平台上的索引数据非常多,基本都有一千多条。
这个结果一看到,自然就解释了之前的搜索流量为什么占比六成。
所以这不由得让我思考,现在谷歌搜索引擎越来越难做的情况下,要不要分一部分精力去维护这些小众的搜索引擎。
我现在的运营做法,以及所有的 SEO 标准都以谷歌平台为准,然后站长工具也只使用了谷歌的。
至于其他的小众搜索引擎,一概没有花时间维护。反正就是你的爬虫爱来就来,想索引就索引,不收录我也不稀罕。
但说实话,我自己有好几个站点,其从小众搜索引擎上来的流量倒还不少。
且我之前也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我自己的做的程序化 SEO 站点,被谷歌搜索引擎惩罚后流量直接归零,但是每周还是有大几百的搜索流量从别的平台过来。
那后续我可能就得改改我自己的态度,花点时间维护下这类小众的搜索引擎。
其实要做的动作也不少,无非就是注册对应搜索引擎的站长工具,然后将我自己的网站提交上去。
比如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其操作就非常简单了。至于其他的几款搜索引擎,好像没开放站长工具。
当然,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词调研、内容产出,以及外链的标准,肯定是以谷歌为主,只不过在做完这些步骤的同时,花点精力去做下这些小众搜索引擎的收录索引。
另外,现在 AI 搜索引擎也是一个趋势,也值得我们花精力去维护下内容。
之前也分享过,我们自己的询盘站点就经常会收到从 ChatGPT 上来的询盘信息。但是目前如何让 AI 妥妥索引我们网站的内容,我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操作方法,仍在不断尝试。
没办法,我们做内容营销就得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来不断地微调自己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