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网站换小语种插件这件事。
我自己做的第一个询盘站,当时多语言版本用的是一款不知名的小语种插件做的。之所以选择那款插件主要是因为便宜,一次性授权版本才 50 美金,且内置了谷歌翻译无需后续再去买翻译资源。
但俗话说的好,便宜没好货。
我在使用那款插件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致命的问题没办法解决。
首先是小语种的翻译过程中会耗费非常多的主机内存,动不动就导致服务器报警被强制中断进程。于是很多情况下,几个页面的翻译会拖拖沓沓浪费很多时间,且需要自己人工去跟踪翻译情况。
说实话我自己的也不知道那款插件是怎么设计的(尝试看过源代码但没发现问题所在),那种中断情况发生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替换掉它的想法。
其次这款插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只支持谷歌翻译,没办法让我去自定义翻译源。
都知道谷歌翻译的质量,相较于其他的几款翻译平台,质量还是差一点的。
后面干脆痛定思痛,直接将其替换掉,使用业内知名度比较好的 TranslatePress 插件。
但当时也是第一次做小语种插件的替换,以为这种插件的更换与其他类型插件的更换差不多,直接重新安装一下就好了。
谁承想替换完之后,直接导致整个网站的小语种出了问题。
先是网站出现 403 错误,处理完之后就又是 404 错误,反正换完之后网站就没怎么正常过。
好在我自己是懂一点技术的,后续主动将缓存全部清除掉,并将上一个小语种插件所创建的数据库表全部删除掉,网站便恢复正常了。
但问题是,之前翻译生成的小语种文案全部没了,采用新插件翻译的文案信息完全覆盖掉了之前老版本的文案。
幸运的是当时站点运营的时间不长,这种颠覆性的内容更新对自然搜索表现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有了这次经历,后续再去处理网站的小语种自然就长了心眼。
那就是尽可能选择市面上的成熟稳定的方案,选择好之后就不要去更换了。
如果非要更换小语种插件的话,一定要两手准备。
先是备份数据,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好回滚自己的之前所做的操作。
然后再在自己的本地测试环境上,做好测试,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直接去修改生产环境上的配置信息,这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