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下如何从平台信息目录里获取信息,我觉得这种方式对于产品选择、对于网站方向确定,或者对于目标受众定位都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下图是亚马逊电商平台的产品类目信息,左侧主要是一级类目。
点击进去会发现每一个一级类目底下,都会有非常细分的二级类目。以此类推每一个二级类目底下也有相应的更细分的三级类目,甚至有的产品品类可以下探到六级类目。
一番操作下来,我们基本就能获取到这些类目关键词的表格文件,便能将绝大多数的产品类目都熟悉一遍(过一遍这个数据要花费不少时间)。
除了亚马逊这一个平台之外,还有好几个与之类似的电商平台。
我自己曾经倒是做过一件傻事,将亚马逊平台、Ebay 平台与 Wish 平台上的商品类目关键词全部整理了下来。数据经过简单的去重处理之后,直接使用 Keywords API 将关键词的自然搜索数据批量整理出来。
这样一番操作之后,我就很方便获取到了一份商品类目的自然搜索数据。自然就可以通过关键词的搜索量与关键词的竞争难度,发现一些还不错的产品关键词。

类似这样的思路,完全可以应用到非常多的平台上。
比如手工制品网站 Etsy 也可以使用这套思路去挖掘产品思路,且上面有不少虚拟产品的类目值得好好研究,我自己也曾通过这种方式挖掘过几个不错的关键词。
甚至像 Gumroad、Fiverr、UpWork 这样的平台也是有产品类目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研究下怎么查看信息并整理信息。
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擅长,去做自己喜欢的业务形态。
但上面提及的信息整理与挖掘只是第一步,后续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去消化里面的信息。
我的做法是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给自己定任务。
比如将我们获取到的数据,根据关键词难度与关键词搜索量进行排序,优先将低竞争但高搜索的关键词排在前面。
那后续给自己定个待办事项,每天消化 15 个关键词。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就是一个一个手动去看,重点是产出这个关键词底下的优秀网站。
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内容,怎么写的文章,并记录下他们网站的自然搜索数据。
一番积累下来,我们便有了样本很大的案例库了,也就不愁没有产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