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今天一直在做关键词分组的流程优化,那今天这篇文章干脆分享下这个点。
比如我现在想做一个 yoga pants 的站点,一般都会从数据分析工具、从谷歌搜索的自动下拉框等渠道去获取相关关键词,同时也会考虑去获取一批与关键词相关的话题。
基本一番操作下来,小几万个关键词肯定是能整理好的。
但问题是,我需要为这小几万个关键词创建小几万个页面去匹配对应的搜索需求吗?
如果采用这种思路去做的话,先不论思路是不是对,单单内容创建这个步骤的工作就需要花费很长很长时间了。
看一个最简单的案例,yoga pants shop 与 buy yoga pants(可能这两个关键词就躺在我刚刚整理的那份关键词列表里)。
直接看这两个关键词的搜索结果页面。


搜索完并去除竞价结果之后,会发现这两份搜索结果里面有几个特征。
首先这些结果都是商业类型页面,有些是商品详情页,有些是类目聚合页,还有一些是店铺页(变相的类目聚合)。
其次是这两份搜索结果里的站点,大部分都是重合的(我简单看了下 7 个站点都是一样的)。
例如 Beyond Yoga 这个站点在第一个词的搜索结果里出现了,也在第二个词的搜索结果里也出现了。
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两个词的的用户搜索意图基本是一样的。
或者换句话说就是用户搜索这两个关键词,搜索引擎都认为这个用户是想找到相应的商业页面,是想去购买瑜伽裤产品。
那基于搜索意图这个点出发,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两个词放进同一个商业类型页面上去,而没有必要分别各去做一个。
因为当用户搜索时,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大致是一样的。
如果你此时非得做两个页面去分别匹配,可能就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关键词蚕食。
逻辑明了了,那到底去做多少个页面去匹配那份关键词词表,就需要我们再多做一步工作,也就是分析具体关键词的意图了。
这里我使用的、我觉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搜索结果第一页上的链接全部抓取下来,根据搜索结果上的重复链接数量(我一般设置是 5)来判断是不是意图趋同。
像上面那两个关键词,我看到 7 个重复结果,于是我就觉得两个关键词的意图是一样的,完全可以放在同一个页面上去布局。
如果后面出现第三个关键词,与上面两个词的搜索结果的重复数量也超过 5,我依旧会将其放在同一个关键词意图组里。
上面这些便是我一直使用的关键词分组逻辑。